【吉大新闻网】6月20日,吉林大学重点领域毕业生座谈会暨“家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心校区举行。党委书记杨振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及学校研工部、学工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组织部、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与20余名重点领域就业毕业生举行座谈。座谈会上,艺术学院毕业生、东北小伙子陈昭宇主动选择支援新疆建设的事,受到杨振斌赞许。他指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相统一,要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的“家国情怀”。本站专访陈昭宇,一同听听他的心声。
用一个比较新鲜的词汇来形容,他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斜杠青年”,在本科期间一直担任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和艺术团民族管弦乐队竹笛声部首席,参加了校内外多次演出活动;在校庆期间,他参与并策划了校庆文艺演出,参加校长答谢晚宴并带领民乐队演出,获一致好评;他还参与了吉林省艺术学院王伟英教授针对长春教育学院音乐系关于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中小学大小提琴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每一场活动,每一次实践,他都认真对待,仔细完成,所有的经历都让陈昭宇处事更严谨、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陈昭宇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策划与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绝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权威者;会用满分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易近人,积极进取,有很强的团队精神。
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从一名学生到志愿者,通过读这本无字的书可以学会许许多多东西。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周围的小事,用心对待,用心去做,真正履行好一个青年志愿者应尽的义务。怀着青春的梦想,怀揣着“服务西藏,服务社会”的激情,他坚定地选择了去新疆工作。支援新疆建设,是一种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们将在生活中体味、实践与思考,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生活与学习中找寻人生的哲理。同时,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承担的是更多的责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基本的就是肩负责任,勇于承担。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是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时刻应铭记的。
然而对于饮食和生活习惯,朋友圈子,都是陌生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他去新疆工作呢?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导师经常引导和鼓励着他:“我们身为‘985工程’高校的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为祖国边疆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朴实而沉重的话语,深深地撼动了他。上网看了很多在基层服务、支援西部的人物事迹后,他深入了解了目前边疆地区的发展状况:一个亟待发展的地区,基层建设和经济建设都需要大批人才的加入。在那里,只要用心奉献,便可大有作为。那些基层人物事迹报道和边疆地区现实的发展状况让他明白,他应该去边疆地区挥洒自己的热血,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离开生活了小半辈子的东北前往新疆,他面对的整体环境与工作氛围是什么样的呢?面对笔者的问题,他轻松地回答说:”我在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新疆人民善良热情,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待人友善、乐于互帮互助,让人感觉像回家了一样,物价小幅偏高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虽然在实习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是对当地学校安全、课堂教学的检查和其他比较简单的工作,但在这些工作上,认真做好、做细做精是他追求的目标。“如果一个人连小的工作都完成不好,那么也就无法担当大任了“,他这样和我们说到。实习期间的工作和他最开始做出选择时的预期基本一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都还不错。他认为,在新疆的每一天都是奋斗的一天,都是能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天,都是能够发光发热的一天,都是充实而愉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