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周一)——20日(周四),吉林大学将迎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现场考察。吉大官微推出“吉大人应该知道的——本科教学评估”,对审核评估内容及学校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审核评估相关内容简介
  1.指导思想:“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
  一个坚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两个突出: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三个强化: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五项原则: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
  主体性原则:注重以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目标性原则:注重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科学制定办学定位与目标,关注办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多样性原则:注重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自身特色;发展性原则:注重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实证性原则:注重依据事实作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
  3.工作重点:“五个度”
  总体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4.核心理念:
  办学“以目标为导向”、质量“以学校为主体”、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评估“以学生发展为标准”、评价“以学习产出为依据”、管理“以服务为根本”等。
  5.考察方式:
  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吉林大学相关内容简介
  1.办学定位与目标
  类型定位: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合理发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
  学科定位:发挥文、理基础学科的传统优势,并提升工、农、医等应用学科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促进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协调发展。
  目标定位: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46年,努力把学校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学校办学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术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荣校、开放活校”五大战略,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具有吉大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不断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3.学校各项职能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将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职能协调发展。
  4.学校价值追求
  将办好“三个满意”大学作为学校持续不懈的追求。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需求上有所进步,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5.学校育人理念
  学校明确提出了“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育人理念。
  6.本科教学定位与目标
  创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本科教育。
  7.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造就一大批服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业界精英。
  8.本科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稳定规模,改革模式,建设内涵,向外开放,提升质量”的本科教学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活力。
  9.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之一形成学科“综合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的人才培养体系。
  特色之二探索建立“五种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途径。
  特色之三朴实厚重,追求卓越,彰显具有“四实”品格的本科人才特质。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吉林大学官方微信:jlu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