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工委、各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我校文化建设全过程,进一步落实 “文化荣校”战略,继续推进“吉大精神凝聚工程、校园文化塑造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工程、大学文化引领工程”建设,努力提升我校文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挖掘、培育、宣传、表彰文化建设中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创新性的文化建设项目,扩大内外宣传,促进交流学习,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吉大特色的文化品牌。学校决定面向全校开展首届吉林大学文化建设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做以下说明。
  一、资助范围
  为不断探索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之路,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增强认同,齐聚能量促进学校平稳快速发展。本次资助项目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以下范围:
  (一)新形势下以校园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并突出培育大学精神的文化实践项目。
  (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过程中,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探索和实践。
  (四)突显时代特征、突出学校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举措与实践。
  (五)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具有品牌影响力、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六)推动高校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繁荣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七)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应在校园实践育人文化氛围的方法和经验。
  (八)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和举措。
  (九)其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行之有效、感染力强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十)全媒体时代突出展现大学文化建设新形势、新载体、新途径的宣传方式方法。
  二、申报条件
  本次资助以各党工委、各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作为申报单位,各党工委、各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作为项目负责人。资助项目分为示范项目和培育项目两种,申报单位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申报且限报一项。
  (一)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的示范项目至少有三年以上连续开展活动经历,具有较成熟的运营模式,产生较良好的社会影响,得到主流媒体关注。
  2.申报的示范项目曾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
  3.申报的示范项目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在2013年度内项目运转过程中较以往有新举措、新发展、新亮点,且取得显著效果。
  4.在2013年度已获得校内其他部门资助的项目不得申报。
  (二)培育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的培育项目至少有一年以上开展活动经历,能保证项目连续发展,具有原创性、可行性和较好的发展潜力。
  2.未获得任何级别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
  3.在2013年度已获得校内其他部门资助的项目不得申报。
  三、项目管理
  1.评审专家组由部分校园文化规划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并根据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和实施情况负责遴选并考核。评审组织工作由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评审确定资助项目经公示后,下达立项通知,统一拨付经费。
  2.本次立项原则上遴选10个示范项目,每项资助3000元;原则上遴选10个培育项目,每项资助2000元。
  3.资助经费在立项后先行拨付60%经费,受资助项目运营时间为一年,待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其余款项。
  4.获得资助的项目学校将优先支持参与各类高层次文化建设项目遴选推荐。
  5.获得资助的项目必须保证在得到资助后一年内取得显性成果,并按要求上交项目运转情况总结材料。结项时未通过评审专家组考核通过的项目,资助经费将全部收回。
  四、申报要求
  文化建设资助项目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资助项目数量及资助经费视实际情况而定。
  1.申报单位须填写《首届吉林大学文化建设资助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申报材料内容包括项目主要做法、取得成绩(重点阐述2013年建设情况),下阶段项目推进计划和创新之处等。
  2.申报材料要求格式规范,内容翔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条理清楚,语言精练;图文并茂,能够充分展现申报成果的图片5—10张,图片可以直接插入到申报材料中打印,字数约3000字,装订成册。
  3.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11月19日16时。需上交《申报表》和申报材料一式5份送交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同时发送电子版至zhy6699@jlu.edu.cn。
  附:《首届吉林大学文化建设资助项目申报表》
  联 系 人:赵鸿宇  丁子芮
  联系电话:85167487  
  地    址:行政楼1016室
                                             吉林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201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