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校在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报告厅召开2008年科技工作会,这是学校继2006年4月26日召开科技大会,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总结学校“十五”科技工作,并推进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发展之后的又一次比较重要的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三年来我校科技发展基本情况,部署今后学校科技重点工作。会议还特别邀请了科技部、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厅、一汽集团的高层科技管理专家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我校科技发展工作做出指导。 
副校长裘式纶在题为《加强交叉,促进交流,努力实现全校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近三年来我校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三年来,学校以985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和工程技术创新体系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经费连续三年稳步增长,承担国家级项目的数量显著提高,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科技成果,学校通过科技管理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的完善,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裘式纶在报告中还分析了我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跨学科组织重大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科技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学校科技工作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继续完善我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营造高水平拔尖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通过顶层设计积极组织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完善科技协作服务网络,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力度;加强学术交流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积极争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规范科技管理,强化政策引导,弘扬学术道德,保障我校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他强调,要通过搭建大平台,促进大合作,承接大项目,培养大团队,培育大成果,进而做出大贡献,尽快实现全校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会上,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王静处长代表因公务提前返京的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叶玉江,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武贵龙,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建华,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俊也分别从战略的高度,就国家基础研究与实验室建设、研究型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吉林省科技发展规划,企业产品与技术发展战略四个方面先后做了精彩的报告,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国家科技发展以及企业合作的重要信息,对我校未来几年科技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党委书记陈德文、校长周其凤在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我校科技事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群策群力、再接再厉、励志图强,以求我校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周其凤还就下一步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着重强调三点。第一,在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方面,我们还是要以“985”和“211工程”建设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做好战略规划和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学校现存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组织和建设工作,尤其要注重跨学科交叉科研平台的培育,以完善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在科技人才和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意识,不但要加强各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而且要注重人才和团队的梯次建设工作。要适时推进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津贴制度改革,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学校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服务。第三,在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方面,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理顺学校科技工作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科技项目的规划和组织上,不但要进一步强化对国家、地方计划重大项目以及大集团企业需求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而且要注重国际合作项目、学科交叉项目的引导工作,以加强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振兴的能力,以服务求发展,实现共赢。 
下午,我校张兴洲、杨柏、孔维教授分别就组织实施大项目的思路及想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等几方面,向大会做主题报告。 
校领导班子成员、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副院长、校内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自然科学领域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部长,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主管科研副院长、科研干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研究机构、部分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向东主持。(晓晨)